-
狮文化的表现载体有很多种,其中就有陶瓷。在世界瓷都德化,随处可见的陶瓷作品中,无论是艺术瓷塑,还是日用陶瓷、西洋工艺品,不乏“狮”的身影。狮文化在一代代德化陶瓷匠人的创作中传承发展,与陶瓷文化深度融合,变幻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既有陈列展柜的艺术品,也有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日用品。
2022-10-22 东南早报
-
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荟萃了约10万件从晋唐到近现代遗存的泉州传统建筑史料和实物,浓缩了泉州深厚的建筑文化。这其中,馆藏超过200只的石狮,更是集中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中重要构件——石狮雕刻的特色。
2022-09-20 泉州晚报
-
濒海而居,以海为生,饱含“爱拼敢赢”精神的泉州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留下了海洋文明的遗迹;秦汉之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土著闽越族人便“以船为车,以楫为马”驰骋海上;魏晋南北朝,泉州已有“大舶可通海外”;五代以后,中国海外交通史上最显著的发展乃是“泉州时代的到来”;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令泉州成为世界最繁华的经贸区所在……而舟船作为泉州人征服海洋、追逐梦想的载体,在“海洋史”中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22-06-14 泉州晚报
-
泉州是一片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土地,不仅有“泉南佛国”之美誉,有中国最大的道教造像老君岩,有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史迹“圣墓”,还有中国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草庵……
2022-06-02 泉州晚报
-
泉州这些含“狮”的地名,有的因地形似狮得名,有的系因约定俗成,被寄予美好愿景。
2022-04-25 东南早报
-
2021-04-29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
-
泉州提线木偶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木偶戏之一,也是我国最高水准的木偶艺术的代表,一直处于我国木偶艺术传承和创作的前沿,不仅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还不断有新创作的剧目,被大家所认可。”王馗说
2018-08-18 泉州网
-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员李玉昆,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一直致力于研究我国海外交通史和泉州地方史,发表有分量的论文上百篇,为泉州港理清了千年发展脉络。退休后,李玉昆并没有闲着,2006年他与女儿李秀梅合著出版《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成为泉州第一部系统论述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的专著,备受海内外专家学者瞩目。
2017-06-23 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