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至今仍拥有众多十分珍贵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造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泉州的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都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还有泉州南音、木偶等......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千年以后,走过泉州的大街小巷,俯仰之间,“海丝”遗迹依然随处可见。出于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泉州开始实施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一体发展战略,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构建以“海丝文化”为重点的“泉州文化”。泉州除了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修缮和整治外,还先后举办了多个大型国际性、群众性文化活动。2013年以来,泉州市成功举办了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系列活动,以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首届“中国阿拉伯城市论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等,海内外人士更多地感受到泉州“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
  •   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将有效支撑共建“一带一路”构想的务实推进,加快构建面向“海丝”的开放型经济新 体系,发挥“海丝”先行先试的示范引领作用。《规划》遵循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开放引领发展,发挥地方特色、融入国家规划, 重视文化引领、突出华侨优势,统筹国际国内、推动互利共赢,确保生态优先、践行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将引领泉州在推动“海 丝”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和中华海洋文明传承创新上先行示范,在推动侨港澳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先行示范,在推动民营经济 绿色智能转型和国际化上先行示范,在推动金融创新开放服务“海丝”建设上先行示范,在推动海陆丝绸之路城市交流合作上先行 示范,在构筑“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上先行示范。
      规划期为2015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按照《规划》,至2020年,泉州将在“海丝”先行区关键项目、经贸合作、文 化交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实现一批早期收获项目,人均GDP与经济发展速度在“海丝”核心区中居于前列。至 2025年乃至本世纪中叶,将陆续实现中期和远期目标。
  •   日前,市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空间布局和努力方向。按照《行动方案》,我市将实施“海丝”泉州港口复兴,双向投资贸易,发挥侨力、携手共赢,阿拉伯新走廊拓展,绿色智能制造提升,金融创新,自贸区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合作,人才培养引进和人员往来等十大行动计划,以充分发挥泉州“海丝”起点城市在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省核心区建设方案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 发展
    规划
  • 行动
    方案
  • 泉 州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6 by www.qzw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40973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