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0月3日讯(记者吴芸)“太美了,美到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闻讯前来拍摄的泉州文旅签约摄影师、意大利人艾罗斯兴奋地与记者分享他发在微信朋友圈的现场图片。昨晚的“世遗颂·泉州金秋诗会”朗诵会上,每一个定格的场景,都成为摄影家镜头下、现场市民手机相册里,迫不及待分享的内容,刷爆泉州人的朋友圈。
从舞台造景、音响灯光、朗诵者着装到沉浸式演出,无不体现古风古意,整场诗会仿若一幅徐徐展开的泉州遗产点诗歌地图,每一个诗朗诵节目,都像从宋元走来,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起到惊艳效果的Led背景,用大型水墨画长卷《水墨刺桐城》做成,这是本社首席美术编辑、知名画家洪志雄的最新创作。据介绍,洪志雄以泉州海丝文化为创作素材,把泉州22个遗产点融入一幅长卷中,来表现古刺桐城的繁华和烟火气。这幅长卷,为昨晚诗会上朗诵的十二首诗作,提供了十二个美妙场景,呈现出别具匠心的古风古意。“我想用现代的‘古’来表现世遗的‘古’,营造让人能够真正沉浸其中的意境。”诗会导演、泉州艺术馆馆长丁聪辉告诉记者。
昨天下午,主办方提前摆放的一百张椅子在彩排时就已被现场群众坐满。19时演出开场,更是吸引数百名市民、游客驻足观看。主办方将印有首幅《泉州遗产点诗歌地图》的报纸在现场分发,引得现场市民争相领取、现场传阅。
“自己的诗作被以如此郑重、美好的方式朗读、传诵,是对诗人最好的奖赏。相信今晚的诗会将让在场的每位诗人难忘。泉州世界遗产的故事还有很多,世遗泉州的诗歌还有很多,此刻我已经对下一次的世遗诗会满怀期待。”一等奖获得者、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林小玲动情地说。
以金秋之名、以世遗为题,以诗歌为令,相聚古城醉人时节。昨夜,“世遗颂·泉州金秋诗会”把缤纷的诗句,写进魅力的金秋,让“世遗”与“诗会”碰撞所迸发的火花,照亮古城夜空。诗会上,被声音注入新活力的每一首诗,都解锁一个遗产点古今对话的独特视角;每一个视角,都让诗歌成为折射古城风貌的一面镜子,展现古城人民的烟火生活、诗意栖居,让这座文化厚重的宝藏之城,令更多人为之向往。
颁奖与朗诵,是抵达,也是出发。泉州世遗诗歌地图仍在徐徐展开,“世遗颂·泉州金秋诗会”精彩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