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500多年前,一个高鼻深目的年轻人耗时数月,与狂风搏,恶浪斗,九死一生地来到泉州港后,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去北京的漫漫路途。他急切地想要去那里求见心仪已久的大明皇帝。当然,后来我们知道,他如愿以偿了。不过,他怎会满足于此?他还打算至少在帝都住个一年半载,以便好好领略一番异国风光呢,但随之而来的冬天,终于使他不幸身染风寒。于是,他回到了泉州。温暖湿润的泉州果然抚慰了他的身心。然而,就在他痊愈之后,收拾行装回国之际,却有同样高鼻深目的人找上门来。不为老乡叙旧,只为暗杀他。原来,就在这期间,他自己的国家发生了一场流血政变,国王被杀,对方还要斩草除根。于是,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泉州城郊的清源山麓隐居下来。
200多年后,泉州出现了一个世姓的名门望族。
这就是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喇惹的故事。如今,他的18代后裔已完全融入泉州,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泉州人。
为何锡兰王子要不辞劳苦、不畏凶险地来到中国?又为何最终缘定泉州?这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在历史长河中,类似的中外交流有多少?全盛期的泉州风光,我们真的能够想象吗?我们这些后人若要去了解,去发现,就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故纸堆的翻翻拣拣,我们还需要带着书本,走到历史发生现场去。这个海丝游学活动便是我们的尝试之一。希望参与的学子都能从中受益。
泉州“海丝文化”游学基地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是省内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人口大约851万,居住着汉、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等49个民族,方言以闽南语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6137.74亿元,GDP总量居福建省第一。
泉州,是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多元文化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祖籍地、闽南文化的发源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泉州历史文化厚集、古迹众多、文风浓郁,享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作为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在宋元时期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千年以后,走在泉州的土地上,俯仰之间,“海丝”遗迹依然随处可见——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灿烂的文明;清净寺、灵山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宋代古船、九日山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碑刻等文物,又见证泉州对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都见证了绚丽多彩的“海丝文化”,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近年来,泉州市加大了对“海丝文化”的传承保护力度,随着泉州被国务院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东亚文化之都”落户泉州,“亚洲艺术节”成功举办,让海内外人士更多地感受到泉州“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了助推泉州教育“走出去,请进来”,与国际接轨,泉州市教育局建立“海丝文化”游学基地,以海洋文化、宗教文化、闽南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石雕文化、香文化为主题,安排了五天(或七天)的游学旅行,让青少年同学们对“海丝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游学路线安排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体验——九日山——海交馆——木偶艺术体验
游学路线安排 五店市——永宁古城——华光文博园——海交馆——听南音
游学路线安排 永春达埔香文化创意园——最美乡村姑山——瓷都德化——九日山——开元寺、老君岩、海交馆、灵山圣墓、木偶艺术体验——五店市、福全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