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国家简介
也门共和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与沙特、阿曼相邻,濒红海、亚丁湾和阿拉伯海。1990年5月由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北也门)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南也门)合并组成。
也门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摇篮之一。也门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粮食不能自给,约1/2依靠进口。在夏季有着沙漠中常见的沙尘暴,而因过度放牧,沙漠化日渐严重。该国的棉花质量良好,每年有大量出口,咖啡种植面积也很大,占重要地位。近年,政府致力于减少预算赤字和政府开支,努力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经济
工业
有纺织、石油、化工、制铝、制革、水泥、建材、卷烟、食品及加工工业。80年代中期开始开采石油。2000年也门发电量为32亿千瓦时。
农业
全国有可耕地166万公顷,已耕地面积约127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5%。农产品主要有棉花、咖啡、高粱、谷子、玉米、大麦、豆类、芝麻、卡特和烟叶等。粮食不能自给,一半依靠进口,棉花和咖啡可供出口。
外贸
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等国内建设所需物资以及大量轻工产品均需进口。出口产品主要有石油、棉花、咖啡、烟叶、香料和海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有中国、美国、阿联酋、意大利、沙特等。2005年,也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小麦、面粉等81种商品免税进口,另有4千余种商品平均出口税率从25%降至5%。
手工业
腰刀
也门历史悠久,至今还保存的传统的手工业是也门古代文明的印证。很久以前,也门人就掌握了如何用手工制作一些现代文物的方法,譬如,也门手工业的重要代表——也门腰刀的制作技术便可以溯源到几千年前,是也门古代文化的象征。
腰带和腰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大都做工精细,装饰华丽,制作时一般先是在一片底布上绘好画样,接着就是进行精心的刺绣,纯金线也常用于腰带装饰,腰带的价值自然得由制作腰带的工艺和雕刻技术所决定,腰带也分很多种,最好的腰带叫做木法德哈利。
卡特
卡特树是一种终年长绿的多年生灌木或乔木植物,生长环境多为丘陵和高原地带,株高大多培育在一米左右以便于人们采摘其嫩叶。新鲜的卡特叶片放在口中反复咀嚼,其汁液会由苦涩转为甘甜,其中富含的类麻黄碱类物质能刺激人脑,令人产生欣快感。
卡特树生长期可达百年左右,本身具有抵抗多种害虫的能力,抗旱力强,并且因为卡特消费主要是消费其树叶,生长期短,管理简便,种植的第一年即可有收获,投入较少而利润回报丰厚。
咖啡
几百年来,咖啡一直是也门的传统出口产品,现在也仍然是也门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产品之一。也门咖啡源自几百年前的阿拉伯咖啡树,均产于海拔3000英尺以上地区,也门咖啡特有的种植和制作方式几乎一直没变,咖啡树的幼苗先在苗圃培育后再移植到高海拔地带,种殖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成熟后的咖啡豆在咖啡树上自然风干,用石磨去壳后再经人工反复选粒洗净,得到的咖啡豆形状规则,大小均匀,颜色可从浅绿色到黄褐色,香味馥郁而持久。
旅游景点
萨那清真寺
也门著名清真古寺。位于首都萨那古城。约于630年由也门行政长官、圣门弟子瓦卜勒奉穆罕默德之命创建。后经伍麦叶王朝第六代哈里发瓦利德(705~715在位)扩建及其后历代的不断重修,得以保存至今。是也门的重要古迹之一。大寺占地1万多平方米,为一组多座圆顶式的阿拉伯古建筑群。在大寺的12扇大门中,有一扇还刻有希木叶尔文字。该寺曾设有宗教学校,为也门地区什叶派支系栽德派的宗教教育中心。1972年,在维修大寺西墙时发现了有3万页的《古兰经》手抄稿,分别写在羊皮或古纸上,堪称伊斯兰教最珍贵的文物之一。清真大寺附有多种设施,其中所设图书馆,是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典籍收藏最多的图书馆之一,馆藏多种珍本书籍和手稿,为其它图书馆所罕见。萨那有近百座清真寺,已列入也门文物古迹的清真寺中,该寺名列前茅。
亚丁清真寺
也门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叫法克拉德亚丁清真寺,至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位于摩加迪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拜倒叩拜。
希巴姆老城
1982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中央拔地而起的一片高层建筑群给人一种海市蜃楼般不可思议的感觉。那简练的外观,雷同的造型不由让人联想到纽约的摩天大楼。这些用土坯为建材的建筑群高达30米,在中世纪来说的确堪称高层建筑。具考证这种高层建筑的由来是传统家族制度的产物。当时家族分家后一般不在外面新盖房屋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来的房屋顶上加层扩建,从而逐渐形成了这种高层建筑。每栋建筑为5层或8层结构,总共有500多座,居住有7000人左右。高楼的1、2层房间大多没有窗户(1层养家畜,2层作仓库),3层以上供人居住。屋顶和顶楼都涂有雪花石膏。这种涂白实际上对建筑物起到了保全作用。如果没有每年一度的涂白,300年前建造的房屋可能早已被侵蚀掉了。现存的建筑多为100年前或300年前建造的,最古老的还可追溯到10世纪。
宰比得历史古城
宰比德位于沿着红海的狭长、炎热的提哈迈平原。离海岸25公里,而且距上高原较近,它在连接荷台达港与塔伊兹城海拔较高的的道路边。在更大范围内说,它过去坐落于亚丁―麦加的路线上,是印度与麦加间通道的一部分。宰比德因在公元7世纪就已存在,拥有著名的伊斯兰教大学,并且是政治和贸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