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零时,清源山顶,数百读者共同许下新年愿望
跨年祈福钟声 助力海丝申遗
“咚……咚……咚……”
昨日零点零分,随着秒针跨过2016最一小格,清源山顶,再次响起温暖雄厚的钟声,辞旧迎新,阔步迈进2017。
“别了!2016”“你好!2017”由东南早报、清源山风景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泉州新年撞钟祈福活动,昨晚如期在南台岩举行。十个幸运家庭代表,与现场数百名自发上山的市民、读者,共同撞响千年福钟,以既传统又独特的方式,迎接新年。
骑行上山撞钟,来年身体倍儿棒。
2011年起,东南早报和清源山风景区管委会联合发起“泉州新年撞钟祈福”活动,年年为泉州、为读者送福,新年撞钟成了泉州人的元旦跨年保留节目。
年年钟声响,年年有新意。2017年撞钟活动以“助力海丝申遗·新年撞钟祈福”为主题,预祝泉州牵头的海丝申遗成功。
山之巅,梦相随。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
2016年12月31日晚11点半刚过,南台岩千年福钟处,灯火通明。十个参与活动的幸运家庭,依次抵达撞钟地点。数百名热心的市民、读者,冒着寒风,早已上山等候。尽管已是深冬气候,温度有点低,山顶平地上,人头攒动,群情激昂,夜空下,荡漾着丝丝暖意。
“十九八七……”临近12点,大家异口同声地喊出倒计时。“咚……咚……咚……”温暖浑厚的钟声里,送走2016,迎来2017。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活动主办方还特地准备一份纪念品——黄丝带。“携黄丝带撞响千年福钟,共同祈愿家人平安顺利、健康快乐,意义更为特殊。”
“钟响三声,代表福、禄、寿,祝愿新一年万象更新,更祝泉州越来越好。”跨年夜,站在城区制高点——南台岩,面向灯火通明的泉州城,迎接新年的到来;夜空中,祝福的钟声响起,伴随着无限的期许,传遍泉州大地。
南台福音传千年,众人祈愿声自远。
2016,风雨无阻,日夜兼程,我们一起携手走过;2017,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期待明天泉州更精彩。■记者 林福龙 郭晓冰 林书修 庄丽祥 吴嘉晓 文/图
祝愿家人幸福安康
◆特写
四位老伙计 骑行去撞钟
2016年12月31日晚上11点,在清源山齐云售票点,四位年龄加起来超过230岁的人,摩拳擦掌。60岁的王国富和46岁的梁元武骑着“小黄人”自行车,65岁的曾国兴和59岁的郭利泉骑着自己的专业山地自行车,准备出发上山。
越骑越年轻 35分钟登上南台岩
“这么晚上山还真的是头一次,以前晚上10点左右,我们都准备睡觉啦!”王国富笑着说,当天上午,他刚骑行到洛江河市,来回40多公里,但想到晚上的跨年活动,丝毫感觉不到疲惫。
“现在感觉越骑越年轻。”四名骑手中年纪最长的曾国兴说,能在元旦上山和年轻人一起跨年,他觉得很有新意。11点35分,经过35分钟的骑行,四位老人登上南台岩,随即步行到南台钟楼敲钟祈福。
人海与灯海交织的跨年夜
为家人祈愿 相约来年继续骑行
梁元武说,2017年,他的大女儿就将大学毕业了,小女儿也要迎来高考。他希望大女儿能找到个好工作,小女儿能考上一个心仪的大学。元旦过后,郭利泉的儿子就要结婚了,他最希望自己能早点抱个胖孙子。曾国兴为正在上小学的小孙女祈了愿,希望小孙女快乐健康成长。“希望儿子今年能找到一个好老婆。”王国富笑着说,儿子今年33岁,在做板材生意,各方面都很让家人省心,希望儿子的婚姻大事能尽快解决。
2016年的最后一次骑行,四位老人收获满满。他们相约,明年要继续骑行锻炼身体。
在南台岩上过个特别的生日
【幸运家庭新年愿望单】
1.黄团峰:“希望2017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能够助力泉州海丝申遗取得成功。同时,也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幸福,希望泉州城市越来越美好。”
2.陈建国:“衷心祝愿泉州牵头的海丝申遗成功,让世界更加了解千年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希望家人幸福安康、事业顺利、万事如意。希望自己新的一年能够做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
3.唐玲:“我是一个新泉州人,希望新的一年事业更上一层楼,找到中意的男朋友,组建一个温馨的家。”
4.王萍:“希望我们这个小家能平安顺利、健康快乐,希望以后每年新年的第一秒,我们家人都聚在一起。”
5.林棉棉:“祝愿海丝申遗成功,希望自己的小家顺心如意,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也感谢早报给我们的这个机会,也祝早报越办越好。”
6.陈玲玲:“愿望很简单,也很重要,就希望一家人健康平安,顺顺利利的。”
7.蔡永怀:“时间一年一年地过,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全家人都能够身体健康,家里的小孩读书进步、事业顺利。”
8.李祺:“想许的愿望有点多,希望2017年本命年的公公和爸爸都能够身体健康,希望大女儿学习进步、天天开心,希望肚子里这个将在2017年降生的二宝健康平安,希望我们一家人顺心如意,其他的就保密了。”
9.郭远鹏:“我还单着,希望2017年能找到心仪的对象。”
10.邱志忠:“孩子的愿望就是我的愿望。希望孩子心想事成吧。”
热心读者将早报发起的奉茶之风带到了山上
◆花絮
金牌读者送茶水 跨年夜温情满满
“距离我们新年倒计时还有一段时间,场边备有茶水,大家可自行取用,暖和一下。”主持人说着,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一个接一个地领了杯子装茶水,分享给家人。
大半夜的,清源山上哪来的茶水?原来,这是早报金牌读者陈建国从自己店里带来的。“想着大家晚上上山可能会冷,就备点热茶热水,好让大家暖和暖和。”老陈说,“大家很热情,备的茶水不够。明年如果有机会再参加,就算多上下山几趟,也要多送点茶水上来。”
前两次参加活动时,老陈还自己打了横幅,带上清源山南台岩,分别是“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和“海上丝路起点·刺桐”,跟当年的活动主题都很吻合。这一次,结合今年跨年撞钟“助力海丝申遗 新年撞钟祈福”的主题,老陈的横幅上写着“海丝申遗·泉州”,红绸黄字成了跨年夜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带老婆上山撞钟 许愿来年生“二宝”
市民林先生已参加了7年的撞钟活动,他的太太曾女士可是头一回。“因为儿子还小,前六年我都在家陪儿子早早地睡,今年恰好有亲戚在,他就硬拉着我一起上山了。”曾女士说,除了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想许个愿,期待来年生个“二宝”。为了愿望能够实现,曾女士特地向记者要了四条黄丝带。曾女士笑容里写满了期待:“愿望实现了,明年就一家四口来还愿!”
和林先生一家一样对二宝充满期待的,还有李女士一家。“宝宝的预产期在2017年,而且鸡年也是我公公、我爸爸的本命年,所以这个跨年撞钟对我们家很有意义,希望一家人都顺顺利利的,也感谢早报让我们过了个有意义的跨年夜。”
系上黄丝带,为来年祈福。
夜半山下听钟声 天明山上迎新年
陈先生是个骑行爱好者,昨天天不亮,他就和骑行群的朋友一起出发上山,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其实,陈先生是个“听钟”专业户,家住清源山脚下环山社区的他,每个月总能有一两次听到清晰、浑厚的钟声。“跨年夜的钟声,一听就是非专业人士敲的。”陈先生分析,“平时听到的钟声都很有节奏,前一声的余音散去后,再敲第二下,但跨年夜的明显就急促多了,前一下余音未了,第二下就撞了。”
听朋友解释原来当晚举行的是早报跨年撞钟活动,陈先生也不由地笑了:“看来我功力见长,能听钟声辨撞钟人了。”虽然没有参与跨年撞钟活动,但陈先生一家也在一声接一声的钟声里,许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老人常说,清源山撞钟能传十里地,希望明年有机会我能参加活动。”
跨年撞钟庆生日 盼青春友情常驻
跨年夜刚好是温先生的农历生日,他和朋友一行7人一起上山庆生,迎接新的一岁、新的一年。朋友们为他准备了蛋糕,还贴心地选择了数字“18”的蜡烛,祝温先生永远18岁、永远年轻。
“我们的2017,开机!”在第一个幸运家庭敲响新年第一钟的同时,温先生的朋友模仿拍摄电影打板的样子,迎接他们的2017。队伍中一个热情的女孩子告诉记者:“我们希望新的一年开开心心的,遇到困难,朋友能够互相帮助,一起解决。”